本港每年有三萬至四萬人中風,患者的身體機能及認知能力受影響,甚至出現中風後抑鬱。高齡的中風患者中,中風後抑鬱的發病率高達六成八。醫生表示,抗抑鬱藥可能對患者的心血管系統產生副作用,患者同時服多種藥物亦增加藥物產生副作用的風險。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將研究針灸治療中風後抑鬱的療效,望給患者多一個治療選擇。
東華醫院內科康復部高級醫生梁國培昨表示,三成中風患者出現中風後抑鬱,高齡中風患者抑鬱發病率更嚴重。中風後抑鬱通常於中風後三至十二個月內出現,阻慢中風病人康復、降低生活質素,甚至增加死亡率。如中風病人為長者或女性、中風後受損嚴重或本身已有焦慮、抑鬱病史,均為中風後抑鬱高危人士。
港大中醫藥學院、東華醫院內科及康復科、東華東院內科及復康科,將進行針灸治療中風後抑鬱的臨床研究。梁國培表示,現時患者主要靠服用抗抑鬱藥治療,但高齡患者的藥物療效欠佳,抗抑鬱藥可能影響心血管系統如導致心律不正,且中風患者已需服多種藥物,再加入抗抑鬱藥可令藥物交互作用,增加副作用風險,故希望研究確認針灸療效,把針灸治療融入醫療系統中。
港大中醫藥學院副教授張樟進表示,中風患者久病成虛、心緒不寧以致抑鬱,針灸刺激頭部穴位可疏通經絡、行氣活血、調節身體機能,過往已有調查分析指針灸對重症抑鬱的效果與傳統一線抗抑鬱藥相近,且副作用較少。
參加是次研究的患者將同樣接受抗抑鬱藥及肢體針灸治療,但真性組別會接受頭皮電針治療,假性組別則只會用假針,不會刺進頭皮。
參加者需要接受連續四周,每周三次的治療,並定期接受臨床評估。是次研究將招募六十名中風後抑鬱患者參加,患者需介乎卅五至八十歲,中風不超過半年及患有抑鬱症。市民可以致電81002863查詢。
緊張、焦慮,情緒失調
神經生理功能受損,影響執行能力
失去性慾/反應遲鈍
自理困難/失眠、疲倦
胃腸症狀,如腹脹、腹瀉、嘔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