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政治人物,當代之輿情多以政績要求之,講究的是「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但所謂「政績」不一定是真的造福一方、造福人民,許多「政績」是勞民傷財的假大空,是當權者給自己沽名釣譽。因此,這些年,內地已明確表示不以所謂「政績工程」來衡量一個官員的表現。朝廷要求的是那些父母官們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實在在的為老百姓辦實事,解決經濟與民生中的問題,這才是造福一方,執政為民。
當代中國,對政治人物、從政官員的「界定」和「要求」都很窄,庶務得很。因此,這麼多年來,中國已沒有甚麼「可歌可泣」的從政人物,無一位可走進青史,為後世傳頌,「生不逢時」也。中國古代講究的是立德、立功、立言,有此「三立」之一便能青史永垂,為史筆所記,可見他們成名成家的路子「很寬」,不一定要有甚麼「政績」、要幹甚麼事業。
三國時期人才輩出,遍地英雄。亂世之中,立德、立功、立言者各領風騷,不知凡幾。一些人就算他們無德、無功、無言可立,但他們的行藏很有些「特殊性」、「代表性」,也能使自己成為一個人物,在史書上留下一筆。
例如有一個叫徐庶的人,他身世「平凡」,然和諸葛亮相熟,遂向求才若渴的劉備推薦曰:諸葛孔明,臥龍也,將軍豈願見之乎?劉備曰:你把他請來見見吧。徐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將軍還是親往請之吧!遂有「三顧茅廬」之歷史美談。
後來曹操率軍南下追擊劉備,並抓住徐庶母親。徐庶向劉備請辭曰: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今失老母,方寸亂矣。徐庶在威逼下北赴曹營,實乃為「孝」而棄功業,但他終身不為曹獻一策,此乃曹操能用卑劣手段得其人而不能得其心。徐庶不齒曹相之奸,堅守無所作為也絕不助紂為虐之底線,這就是孟子所論「伯夷聖之清」也,即「清是退讓,獨有所守」。
徐庶有此行藏,在《三國誌》正史中,附之於「諸葛亮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