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博士之多已超英超美:二○○八年,我國博士學位授予數量首次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學位授予國。二○○九年,在讀的博士生達二十四萬六千三百多人。
博士培養竟變成產業鏈,有人質疑博士的含金量。周光禮於《中國博士質量調查》指出:百分之五十的用人單位認為,我國博士培養質量十年來整體上沒有進步,甚至有下降趨勢,在對新進博士創新能力的評價上,用人單位認為「一般」和「差」的佔百分之六十八。有論者指出一個不容忽視的怪現象:與西方國家博士研究生百分之三十的淘汰率相比,我國博士生的畢業率高達百分之一百。難怪有過來人興嘆:考博其實不難,難的是考博前的「公關工作」。
此外,「人情答辯」現象普遍。流行的說法是:學術圈就那麼大,低頭不見抬頭見嘛,所以也就百分之一百畢業。許多讀博的只想拿個銜頭而非醉心學術,早兩年的說法已指出博士生多來自官場而非學術機構。有這麼一個例子:最牛導師曾經同時帶四十七名博士;有百分之六十的學生認為他們承擔了導師一半以上的課題任務,有些甚至百分之百由學生負擔。
博士淪為生產線的產品,這是學術的悲哀。內地有所謂「知識混子」,指的是心思沒在學術上,所做的工作就是想方設法游說官員採用他們的主張,或替利益集團說話,順便從中分一杯羹的一群人。「知識混子」明顯是東拉西扯拼湊出來的學術垃圾,要整頓此類學術垃圾,理應好好整頓博士淪為人際怪圈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