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的潮流浩浩蕩蕩無可阻擋,當共產主義的計劃經濟困鎖了大陸的經濟發展,改革開放之路開創了無限的生機。但鄧小平說這不是走資本主義道路,而是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為走資走社的探討爭議下定論。
今隨着中國經濟的崛起,大陸政治改革的呼聲亦高,尤其是溫家寶總理三番五次為推動政改而懇切地呼籲,他認為中共政改滯後於經濟發展,若不推動政治改革則經濟改革的成果將得而復失。溫家寶的憂心被視為胡溫體制下,蘊藏着新作為而製造的輿論聲勢。
在萬千期待政改能向前行之際,《人民日報》刊出文章《沿着正確政治方向積極穩妥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強調中共政治改革將堅持走自己的路,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和堅持循序漸進,紮實推進。
這四個堅持乃再度鞏固了黨的權威,亦再度表明不隨時潮要「走自己的路」,即中國特色的政改之路。問題是名稱有「政改」,實質上又有否政改?中國崛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全世界都在看,中國的政改難道還是鐵板一塊,或是在走自己的路而緩慢牛步前進?
大陸幅員廣大,城鄉差距亦大,知識水平落差極大,能否政改走上民主之路,一直是許多知識分子與政治理論家的掙扎。但穩定壓倒一切仍是重要的政策依據,「中國不能亂」的說詞堵住了多少政改的殷切期盼。
《人民日報》在五中全會後發表這篇文章,顯然是為政改定調,在堅持黨的領導下鞏固黨的領導為核心工作。一黨專政下少了監督體制,要談改革就難以增添動力。
兩岸間最大的區別乃制度之差,其實政改工程乃是縮減兩岸差距、促進兩岸走向統一之路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