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心術不正幹啥都無用

曾蔭權任期倒數第二份施政報告很可能如前幾份施政報告一樣,無法在立法會通過「致謝動議」。這說明,他的報告很糟糕,其施政無法得到議事堂和社會輿情的認同。這對行政長官而言,是很受挫、很沒面子的事情,也說明他在市民心中是個甚麼樣子。不過,曾蔭權是不認衰的,一直以來,儘管施政報告多次不獲「致謝」,民望一路插水,但他仍然認為自己做得不錯。

身為行政長官每每撰寫施政報告,當然都要「施仁政」。今次施政報告曾蔭權要在房屋、扶貧、安老三方面「施仁政」,對此,他早就事先張揚,且「聽取各方面的意見」。然而,出到來的報告卻在這三大方面讓人看不到有多少仁政的影子,盡是一些自以為是、自作聰明的「花架子」,連「復建居屋」這樣簡單的行之有年、證明有效、民意一邊倒支持的「仁政」,都被曾蔭權棄之不用,以「置安心計劃」「望梅止渴」,糊弄百姓,結果惡評如潮。

為甚麼會這樣子呢?為甚麼會這樣愚蠢、弄巧成拙呢?這大概不是智商的問題,而是心術的問題。春秋時代的季文子和東漢時期的公孫弘都曾經身居顯位,也都能放下身段和架子,過着平民生活。但世人對他們的評價卻很不同,原因就在於大家看清楚了他們行事的目的動機不同。季文子身為宰相,他的妻妾從不穿綾羅綢緞,魯國人引為美談,認為季文子真的是以百姓為念,與民共甘苦。而東漢的公孫弘也身為宰相,自奉甚儉,穿布衣、蓋布被,但朝野皆知他是在沽名釣譽。身為大臣,公孫弘從未正色立朝,而是逢君之好惡,他對漢武帝「內多欲而施仁義」的政策之失很清楚,且約好同僚一起進諫,但一看風頭不對,立刻轉軚,反過來構陷同僚。這樣心術之人再怎麼「艱苦樸素」、滿嘴仁義道德,自難有正面評價也。

曾蔭權的問題也出於此。心術不正,說啥做啥皆無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