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思孰慮:醫療資訊氾濫 小心識別

現今的醫學實在進步得很快,每天都有新的發現、改良的治療方法。而且,用不着閱讀醫學教科書或期刊,在互聯網上已可以搜尋到大量有關健康和醫療的資訊。但是,在各式各樣的資訊中,我們如何辨別和選取最合適和可靠的呢?

應辨別健康產品和藥物

首先,我們應了解健康產品和藥物的分別。健康產品的種類和生產方法可以很多樣化,有天然又或是人造的,通常副作用不多,或會聲稱有預防或治療某些疾病的功效。藥物則一般受較嚴格的法例規管,經過指定的研製過程和臨床測試,證實有某程度的療效和可接受的安全性,通過有關官方部門的審批,大部分需要經醫生處方,才可給予病人服用。

另外,我們亦需了解該資訊背後的商業因素。是政府部門的官方公布?是生產商的廣告?還是志願機構的健康教育呢?發放資訊的,就算不是生產商或代理,其背後是否有商業贊助的動機呢?雖然有商業成分,不一定是以利潤為目的,但這是要考慮的因素。

我們也會在網上發現一些個人的病情分享,但個別人士或病者的經歷,未必適用於其他病者身上,而診斷也未必正確。每人應了解本身的診斷和病情,並諮詢有關的專業人士。花費金錢只是經濟上的損失,延誤了病情便後果嚴重了。香港心理衞生會心理輔導及資訊熱線:2772 0047。

精神科專科醫生 賴子健

Money18新功能「18好路數」為你預測心水股票升跌機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