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召集人與十三名非官守成員,原定可於本月起按通脹加薪百分之一點四。港府昨日公布,十四名非官守成員決定集體凍薪,但沒有解釋原因。有學者及立法會議員認為,有關決定可能與行會成員劉皇發被揭漏報利益事件有關,以免進一步激起民意反彈,但學者及議員均認為有關做法無助釋除市民疑慮,要求港府盡快全面公開交代事件。
行會非官守成員和立法會議員,每年均可按丙類物價消費指數調整薪酬。立法會昨日公布,全體六十名議員的月薪、醫療津貼和工作開支償還款額,將於本月起按有關機制上調。惟全體行會非官守成員則決定不按機制加薪,將月薪維持在現時的九萬八千九百一十元(召集人)及六萬一千七百七十元(一般非官守成員)。以原定的百分之一點四增幅計算,十四名非官守成員凍薪一年,可為庫房節省約十五萬元開支。
城大專業進修學院學術統籌宋立功指出,行會成員加薪與否全屬政治考慮,相信是次決定絕對與劉皇發事件有關:「一加人工,市民好自然聯想到行會成員嘅表現同決定,市民會覺得『連劉皇發都加人工?』,加上其他行會成員都唔會志在嗰少少錢,所以就凍薪囉。」
一直關注劉皇發事件的民主黨副主席劉慧卿表示,不清楚有關決定是否與事件有關,但認為即使凍薪,仍未能釋除市民對行會成員涉及利益衝突的疑慮,她說:「或者有關都唔定,不過即使係咁都唔夠,發叔同政府都應該盡快出嚟清晰交代啦,市民好緊張㗎!」
立法會內務委員會昨日討論劉慧卿提出,要求成立專責委員會調查劉皇發漏報利益的建議,惟最終僅決定將事件轉交政制事務委員會,討論有關行會成員申報機制問題。社民連議員梁國雄批評,早前的民主黨議員甘乃威解僱女助理事件,議員在「有被告、無原告」情況下仍通過成立調查委員會,不理解因何今次不成立專責委員會處理:「上次石頭都可以榨血,呢個係豆腐喎,榨汁都得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