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願醫療保險計劃推出諮詢後劣評如潮,輿論強烈質疑港府推卸公共醫療的責任,加重市民負擔,徒令保險公司及私家醫院得益。但主催醫保計劃的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仍然死撐,聲稱此舉旨在為有能力投保的市民提供多一個選擇。他還揚言,如果大部分業界拒絕參與計劃,醫管局不排除提供私營醫療服務。狐狸尾巴終於露出來了,說來說去,無非為了一個「錢」字。
不難想像,如果由醫管局提供私營醫療服務,公立醫院勢必出現「一院兩制」的情形。這邊廂,交錢的市民可得到較好的服務,包括看病毋須排隊,可以入住較高級的病房,可以使用成效較佳的貴藥,可以由較資深的醫護人員照顧等等;那邊廂,無錢的市民將不得不長時間輪候,不得不使用廉價低效甚至發霉變質的藥物,不得不接受劣質的醫療服務。一言以蔽之,醫院大門朝南開,有病無錢莫進來。
電影《七十二家房客》其中一個場景是火警發生後,消防員趕到後不是立即滅火救人,而是公然索賄,表明「有水放水,冇水散水」。先交錢後救火,這是那個年代的潛規則。想不到的是,今時今日,周一嶽竟然要走回頭路,將公立醫院變成先交錢後治病。
誠然,在人口老化的大趨勢下,公共醫療的壓力愈來愈沉重,這是無法迴避的問題。如果政府長期入不敷出,以致公共醫療難以為繼,即使要求市民多承擔一些也無可厚非。但事實是,港府甚麼都缺,就是不缺錢,庫房外匯及財政儲備高達二萬多億元,港府完全有條件有能力增加公共醫療的投入。譬如有人建議當局動用二千億元儲備設立醫療基金,以基金投資所得補貼公共醫療,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奈何港府一味做守財奴,既無魄力又無承擔,縱然坐擁金山銀山,卻始終不願增加資源,改善公共醫療服務,反而一味向市民尤其是中產階層開刀,從急診室收費、病房加價、藥物名冊制度、醫療融資到今次推出自願醫保計劃,可謂一脈相承。既然政府一切向錢看,甚麼責任都推卸,甚麼服務都要「用者自付」,何不索性取消醫管局,將所有公立醫院都改為私家醫院,打正旗號搶錢呢?
最不堪的是,即使市民拿出血汗錢投保,得到的服務質素卻沒有保障,甚至連門診都不包括在內。周一嶽聲稱,醫保不提供門診服務,是擔心門診服務遭濫用會引發道德風險。不錯,私家醫院濫收費,固然是道德風險,但港府誘使納稅人投保,形同雙重徵稅,是不是道德風險呢?剝奪本港唯一全民共享的醫療福利,是不是道德風險呢?公立醫院提供貧富有別的服務,是不是道德風險呢?
醫生出身的周一嶽,不可能不知道醫保計劃的缺陷所在。兩年前,他曾發表文章,白紙黑字推銷醫療融資的「好處」,並質疑私人醫保計劃有「道德風險」。他指出,保險公司通常會採用風險選擇的手法,「導致高風險人士無法獲享應有保險」;又指保險公司為降低成本,會限制核心醫療服務的水平,所以「我們實在懷疑這些產品能否真正幫助投保人應付病患的財務風險」。此一時也彼一時也,周一嶽因醫療融資碰壁,又將被他視如敝屣的醫保計劃拿出來當寶貝一樣推銷,這不是自相矛盾、自打嘴巴又是甚麼!
官府靠得住,豬乸會上樹。為了一個錢字,周一嶽明知醫保計劃有道德風險卻強行推銷,這才是真正的缺德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