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一向有為聽障學童提供助聽器,今年八月亦宣布會增加撥款。不過,當局卻好心做壞事,大部分聽障學童只能獲外判商提供指定型號的助聽器使用,由於學童的聽障問題屬不同程度,加上又各有需要,對學童來說可謂是得物無所用。有聽障學童的家人大吐苦水,指獲資助的助聽器一年來要維修八次;有家長更為免兒子被拖累學習進度,自掏腰包添置合用的助聽器。公帑被白白浪費之餘,最慘的是一班有聽障的學童。
何女士帶着五歲半、有嚴重聽障問題的樂樂與本報記者見面,碰巧當天天氣翳焗,生蹦活跳的樂樂在公園跑來跑去,只消在公園轉一個圈,樂樂的汗水已經大滴大滴在頭上掉下來。拆下助聽器一看,水珠布滿在助聽器的表面。姑媽何女士無奈地向記者表示:「個助聽器唔防水㗎,啲汗成日整濕部機,一年來整過八次啦!」
「戴咗兩個月後,助聽器已經出問題,小朋友話架機無聲,掹咗架機出嚟我聽亦係無聲嘅。」樂樂耳上的助聽器由教育局於○九年七月中提供,使用兩個月後助聽器開始故障,至今更維修十次之多,維修人員更向何女士明言助聽器不防水,故樂樂的汗水會干擾機內的電子零件。何女士只好自行每晚吹乾助聽器,再放入防潮箱,不過情況沒有改善,平均一個月就要維修一次。忍無可忍下,何女士曾兩次去信教育局,要求局方提供合適助聽器,惟得到的只是「將會跟進」的客套話。
「我相信部機會一路退化,仲話要捱五年喎!點捱呀!」令何女士感到失望的,除了是政府部門的回覆,教育局將提供助聽器的服務外判,也令她很不滿,「唔係話價低者得就好,個質素係點,直接會影響到個小朋友,不過呢樣嘢被忽略咗囉!」
據了解,教育局將計劃外判,助聽器供應商需以價低者得的投標方式,以三、四千元為學童提供助聽器以及相關的維修檢查服務才能夠中標,有供應商認為價格難以提供有質素的助聽器給學童,故退出投標行列。
除了有家長要面對助聽器「壞咗又整,整完又壞」的窘況,亦有家長指助聽器根本不適合學童使用,政府白白付出資源,卻無助學童生活。Owen今年十三歲,早於三歲多已經領取教育局的助聽器,期間亦曾使用自購的助聽器。不過於小四時,Owen需再次使用教育局提供的助聽器上課,令他那兩年的學校生活苦不堪言。
「好嘈,成日聽到出面馬路啲車聲,搞到我個頭好暈。」原來教育局提供之助聽器的隔音功能差,令Owen飽受噪音困擾。袁太曾帶機到製造商維修,不過聽力學家就指助聽器的質素「係咁多」,維修亦沒辦法改善助聽器的質素。
老師又向袁太表示,留意到Owen反應和學習進度明顯較慢,似乎聽不懂老師在堂上授課,原來Owen上堂時根本聽不到老師的說話,所以精神難以集中,連打乒乓球時,噪音亦令他「煩到死」。袁太只好把心一橫,節衣縮食地為兒子添置一部助聽器。「再畀多部我的話,我都唔會要,要咗都無用啦!」
香港聾人福利促進會聽覺中心主任黃建威認為,教育局提供助聽器的原則是為學童應付基本聆聽需要,不過「一刀切」的形式令社會的資源不能針對性地協助有不同需要的聽障學童。
黃建威又說:「學童係未來社會棟樑,學習係要提供到位合適嘅助聽器,教育局唔可以太保守,倒不如將選擇權交畀家長。」他提議局方可以模仿學券制度,以補貼模式,讓家長按學童需要,以及經濟能力選購助聽器。
圖:甘偉倫、崔祖佑/文:張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