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東漢醫聖《傷寒論》

【本報訊】名揚美國耶魯大學的「黃芩湯」,出自中國東漢的中醫名著《傷寒論》,距今一千九百年,作者是有「醫聖」之稱的東漢名醫張仲景。註冊中醫師李甯漢指出,張仲景是治療感冒的專家,他將感冒以六經辨症的方法概括,即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少陰、竭陰六個感冒階段,囊括所有感冒引起的雜症,都在醫書中詳細解釋及提供藥方。到了明清時代,《傷寒論》中的方劑,被尊為「經方」,影響遠及朝鮮和日本。

李甯漢認為,黃芩湯性質溫和,清熱治病,不傷脾胃,耶魯大學選擇黃芩湯來研究是上策。不過中醫師多採用性質較強烈的「葛根芩連湯」來醫治感冒後的腹瀉,包含葛根、黃芩以及黃連等中藥,性質較為苦寒,但其起效卻比黃芩湯為快。

高明醫生重視疾病預防

張仲景同時亦着重養生保健,強調「上工治未病」,即一個高明的醫生應重視疾病的預防。民間流傳,有一年冬至的前後,天氣特別寒冷,很多百姓耳朵生凍瘡,張仲景便在家中庭院烹調「嬌耳湯」,用麵皮包裹剁碎的羊肉製成嬌耳,放入熱水中,再加一些辛辣溫熱的藥材一同烹煮,讓求診者吃幾個嬌耳,飲一碗熱湯,全身暖和,兩耳發熱,有效防治耳朵凍傷。嬌耳即嬌愛耳朵之意,逐漸被稱為「餃餌」,即現時的水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