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與宗教頗有相似之處,都是鼓勵追隨者尋求理想,若深陷於其中則狂熱而失去理性,很難跳脫出這身不由己的迷思,而成為其中的狂熱分子。
日本有本小說《沉默》十分暢銷,該小說重構了十七世紀日本打壓天主教的一段歷史,閱讀此書心中一陣悸動,有似曾相識的感受,因它反射於台灣政界也曾出現過如同宗教般的情況。小說中述說當年天主教耶穌會教士千里迢迢從葡萄牙到日本長崎傳教,但豊臣秀吉改變政策,德川家族跟進迫害天主教徒後,很多耶穌會的神父在嚴厲的酷刑下承受不了肢體之折磨,終於被迫「棄教」。
這些棄教者的命運及下場十分悲慘,他們被教會的教友們蔑視、驅逐。這在今日台灣政壇亦常見,政治人物棄黨後有了新生,但毀譽參半,台灣對於政治人物從不會為其「棄教」或棄暗投明而喝采,因為社會的道德標準是以對政黨的忠誠作為衡量個人的品德情操。
民進黨的楊秋興在退黨後講出了許多被視為民進黨禁忌的觀點,甚至還替馬英九擦鞋,他說︰「馬英九即使想要出賣台灣,他也沒有能力完成最後一道修憲程序。」他還說,過去曾經扣人「賣台」的帽子,現在反被扣,終於體會到意識形態的可怕。
民進黨就像一群狂熱的宗教信徒,他們以反中抗共作為中心思想,以此來凝聚黨內士氣,在黨內沒人敢說出真心話,直到退黨後就大珠小珠落玉盤,讓人錯愕,難道「棄教」後才能得以解脫找回自我不成?其實權力與理念只是一線之隔,失去了權力,真正的理念才能浮上來。楊秋興的棄黨說真心話,期盼民進黨內反省的力量讓黨內擺脫宗教的制約,讓黨內百花爭鳴,心口如一,找出民進黨兩岸政策的務實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