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援受助人資料配對存漏洞

【本報訊】梁松基被揭發同時領取綜援及向食環署租用攤檔擺賣,凸顯政府部門欠缺溝通之餘,亦揭露社會福利署運作逾十年的綜援受助人資料配對機制存在漏洞。有立法會議員批評,現時各政府部門均已電腦化,核對資料程序已較為容易,促請社署應全面要求各部門配合,杜絕詐騙綜援個案。

社署早年鑑於揭發有大量詐騙綜援個案,當中甚至涉及現職公務員,於九九年起增聘人手專責調查懷疑詐騙綜援個案,並與近十個政府部門合作設立機制,對綜援受助人進行資料配對,當中包括入境處、運輸署、公司註冊處、懲教署、田土註冊處等,以查核綜援受助人有否虛報離港日數、持有物業或資產、甚至身處獄中仍獲發綜援等,平均每隔數月便核對所有綜援個案一次。

議員:社署機制有問題

不過,上述配對資料機制卻不包括食環署,有社會保障部中人稱,每次向其他部門索取資料後,須由保障部員工負責核對,牽涉大量工作,若要核對所有部門資料,成本效益將降低,「有機會查到嘅部門都已經有,但食環署咁偏,機會真係比較低。」

社署發言人稱,除定期與部門核對受助人資料外,亦會透過家訪及每年覆核以更新受助人資料,如有懷疑或有市民舉報,社署會調查,故認為現時涵蓋面已很廣闊。食環署發言人稱,法庭披露本案後,該署已向社署索取資料作進一步調查,另外,如社署有需要向該署查核綜援受助人資料,該署樂意配合。

立法會議員王國興批評,本案反映社署現行資料配對機制存在漏洞,「如果唔係有漏洞,就唔會有出現咁嘅情況啦」。他認為,現時各部門已經電腦化,社署要向各部門核對資料已較容易,社署應要求各部門配合,才可杜絕濫用綜援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