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世衞終停虛擬危機

世界衞生組織(世衞)日前宣布,由人類豬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流感大流行已結束。這遲來的公布顯示該組織已無藉口再拖延──流感大流行早已結束,且疫情遠比其估計的溫和。

世衞在去年流感大流行出現前估計,新一輪流感大流行將導致全球二百萬至七百萬人死亡,但流感大流行結束,全球錄得一萬八千餘人死亡,比美國平均每年死於季節性流感的人數還要少。

世衞的應變預案,其中一項是撲滅流感大流行病毒於萌芽──於新病毒冒起初期在源頭地區施行全民抗病毒藥物預防治療,因而觸發各國政府大量儲存抗病毒藥物。至今大部分儲存的藥物並未使用,一旦過期便成垃圾。

流感大流行開始未幾,總幹事陳馮富珍宣布全球疫苗製造量為四十九億劑,稍後把目標下調至三十億劑,當中十分之一贈予貧窮國。世衞的計算是基於所有富裕國國民都願意接受疫苗,但一直以來,全球季節性流感疫苗使用量每年只是約三億劑,為何認為流感疫苗需求可突然上升十倍,世衞至今沒有交代。大部分當時大量製造的疫苗無人問津,即將過期報廢。

世衞估計誤差如斯嚴重,完全是跨國藥商處心積慮多年,刻意製造流感恐慌的結果。藥商幾乎收買了全球流感「專家」,以科研之名,不斷發放流感大流行「最壞境況」,同時炮製以抗病毒藥及疫苗為中心的解決方案,藉製造虛擬危機,牟取暴利。

事實上,「最壞境況」只是統計學上的極端,出現的機會極微,「專家」混淆流感大流行等同「最壞境況」,明顯是為個人利益背棄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