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與新加坡宣布開展雙邊經濟合作協定的談判,由於北京並未阻撓,而且國務院台灣辦公室回應指新加坡會堅持一個中國政策,希望台灣維護兩岸現有的共同政治基礎,顯然是樂見其成。
台星的雙邊自由貿易協議對台灣是劃時代性的突破,在此之前,台灣只與中南美洲的五個小國有自由貿易協議,卻主要是聊備一格。在兩岸簽ECFA之後,以台星自由貿易協議作為起步,台灣在國際經貿發展便變得海闊天空。
或許北京未必贊成台灣與美國、日本簽雙邊自由貿易協議,但與其他國家,如韓國、澳紐等則應無阻礙。這從側面證明了馬英九兩岸政策的明智,以兩岸和解換取兩岸和平,並給台灣一個全新的國際經貿空間,避免在當前國際經濟區域化中被邊緣化。在世界貿易組織框架內,取得北京支持,台灣便大有作為之處。
相反地,台灣之得,屬香港之失。
早在十多年前,當新加坡與日本簽自由貿易協議時,我便努力游說特區政府,要與新加坡競爭。可惜特區官員與相關的商人顧問,還是抱着殖民地時代從十九世紀承襲來的自由貿易主義,認為香港是自由港,不需參與自由貿易協議。他們根本不明白當前經貿的重心是服務貿易,香港並不是服務貿易的自由港,國際上服務貿易也多未開放。拖延至今,在中國內地,以至台灣都從頭趕上,香港還是抱殘守缺,抱着那個四不像的CEPA而自我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