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留意外國的評論,近來出現愈來愈多有關「沽空中國」的論調。所謂沽空是金融市場的概念,不是這隻股份不好,但價格已經遠超合理水平,所以投資策略是沽空而不是買入。
當然,沽空是概念性的話題,但普遍反映中國近年許多方面的價格都升到不合理的水平。就好像一位中層官員,以將信將疑的語氣說,他的人工只是每年十幾萬元,但幾年前買下的房子,市價已經升到一千萬元,是五十年人工的水平。
內地房價升是其中一個問題,但不是最根本的問題,因為大不了房價向下調整百分之三十,中國的銀行也可以應付,更何況,許多房地產投資也不是用很高的按揭來購買。
個人最擔心的,就是我們國家的知識水平,是不是可以跟得上目前發展的趨勢?十年前,中國還是定位為發展中國家;到五年前,已升格為世界工廠;但現時情況,世界工廠已經不再多提,因為認為這個說法帶有貶意,現時最愛講的就是G2,要跟美國平起平坐,或者起碼是在美國之後的第二大經濟實體。
如果我們這樣定位,而又跟全球霸主美國有這樣深的矛盾,那我們的知識能力是否能跟美國競爭?日前所說的咖啡室服務只是小事,但書本出版所表現的知識水平可是大事。因為兩國競爭是最頂尖的精英在競爭,我們拿出來見人的學術精英竟然是這種水平,那是無法靠廉價勞工替補的。
未來的競爭就是知識的競爭。據聞中國領導人不肯盡快開放金融市場,就是因為有自知之明,自知人才比不過人家,洋大鱷一殺到,本地鱷就立刻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