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每年二百多宗白血病新症中,四至五成為慢性骨髓性白血病(CML)。本港過去十年使用第一代口服標靶藥物「加以域」,取代干擾素和骨髓移植治療,但兩成多病人服藥後產生抗藥性,瑪麗醫院○八年轉用第二代口服標靶藥「尼洛替尼」。一項有港人參與的國際性研究顯示,服尼洛替尼的病人,療效較高,但藥物費用亦較昂貴。
來自卅五個地區共八百四十六名CML新症病人參與研究,當中十多名為港人。他們分三組,兩組服不同劑量尼洛替尼,一組服加以域。香港大學血液及血液腫瘤科教授鄺沃林昨表示,進行研究一年後,兩組服尼洛替尼的病人,近四成半體內的不正常基因大幅減少,十八個月整體存活率接近百分之百;服加以域的病人有兩成二體內不正常基因大幅減少,十八個月整體存活率為百分之九十七。他認為,研究數據顯示,尼洛替尼有顯著療效,可作為治療CML新症病人的第一線藥物。
病人服食新藥,每月藥費約二萬四千元,較加以域貴六千元。公立醫院病人若服加以域無效,經濟又有困難,可向撒瑪利亞基金申請資助服用新藥。正服加以域的受資助病人若要求轉服新藥,則要支付差額。
年約五十歲的文員陳小姐(化名)今年一月起持續發燒、頭痛和眼痛兩個月,兩名眼科醫生都認為她眼睛正常。私家醫生轉介她照腦掃描和驗血,驗血結果確診患CML,再轉往瑪麗醫院治療。她今年四月起服尼洛替尼,病情受控制,只出現輕微皮膚痕癢副作用。亦是文員的周小姐(化名),○七年感到左下腹腫起和痛楚,以為胃痛,經醫生診斷脾臟發大,驗血確診CML。她服加以域後白血球減少,顯示抵抗力轉弱,今年一月轉服尼洛替尼,白血球回復正常,白血病得以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