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去年斥資六千三百萬元推行「做個智Net的」互聯網教育活動,聘請五百多位互聯網大使家訪,教導市民小心用電腦,但諷刺的是其中一名大使竟然違反工作指引,擅自將家訪的四千四百人姓名、地址和電話的個人資料複製到USB手指,更帶離工作單位,最終不幸遺失USB。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正跟進事件,立法會議員形容事件十分嚴重,指是反面教材,令推行活動的政府相當尷尬。
「做個智Net的」互聯網教育活動去年九月展開,為期一年,計劃包括家訪八萬個家庭,推廣互聯網教育活動,並了解他們使用互聯網的情況,同時傳遞安全上網的訊息。活動由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支持,青年協會負責中央統籌,與十三間社會服務機構合作。
涉事的機構聖公會聖匠堂社區中心行政主管袁偉瑜說,七月三十一日晚上得知同事遺失USB手指,雖然同事已盡力尋找,但遍尋不獲,到八月二日中心報警,並知會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八月三日準備去信受影響人士交代事件。
袁偉瑜表示,遺失的USB手指內有四千四百人的姓名、地址和電話,大都是紅磡和土瓜灣居民。她說,同事處理這些個人資料時,複製到USB手指帶離中心,違反中心指引,中心考慮處分該同事,而該同事仍上班,但暫停處理涉及個人資料工作。
袁又說,「做個智Net的」活動有指引提醒互聯網大使小心處理個人資料,並由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主持三場講座,今次是個別同事疏忽,她對事件感到抱歉。
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表示跟進事件,勒令有關機構妥善處理個人貨料,不得粗疏,例如資料不應帶走,及USB手指應加密,即使遺失,也不會被別人取得資料。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要求活動中央統籌機構提交報告,及責成統籌機構採取跟進措施,確保不會再發生同類事件。
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主席譚偉豪說,「做個智Net的」計劃原意是解決年輕人就業,並提高大眾使用電腦的安全意識,互聯網大使受過培訓,但仍有人違反指引,最終遺失市民個人資料,實是反面教材,亦令推行計劃的政府尷尬。
譚偉豪續稱,涉及四千多人的地址、電話,若落入不法之徒十分危險,受影響人士日後收到不明來歷的電話要小心,政府和涉事機構都應道歉。
「做個智Net的」活動聘請中三學歷的互聯網大使,月薪六千元,而中五學歷的互聯網大使隊長則有九千元,副學士學歷的活動統籌主任有一萬四千 八百九十元。
記者林靄雲、鍾健國、甘銘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