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甚麼競爭優勢?這是一個大問題,也不容易答。
從經濟表現來看,香港的競爭優勢肯定在下跌。例如經濟增長減緩,乃至有負增長。至少相對內地珠三角地區城市,如廣州、深圳等,香港也絕對是遜色,香港與它們的差距迅速地縮減。即如社會民生和經濟增長最關鍵的個人平均收入,香港在回歸後基本上是停滯不前,廣州、深圳的收入卻大幅上揚。假若考慮到購買力平均價,特別是樓價房租的因素,廣州老百姓的平均生活水平應該不比香港差,甚且會有所優勝。
香港競爭力下降一個因素是回歸前的優勢實際是由地產泡沫造成,泡沫穿了,這部分的優勢當然蒸發。另一方面是回歸後,特區政府沒有重大投資,香港的硬件沒有更新(虧本的迪士尼樂園不算)。香港的軟件,如教育、醫療等投資也不增反減。
不過,香港相對於內地城市還有一個體制優勢——誠信和專業精神及能力。因此,香港賣的東西、服務不會害人騙人,應該不假。內地居民選擇到香港買內地生產的東西,乃至內地可以進口的東西,純因香港體制保證不賣假貨和不作害人坑人的服務。香港專業精神和能力也使得在國際跨國專業規模比重方面,位居世界第三,僅次於倫敦、紐約,超越東京、巴黎、新加坡,且遠遠勝於北京、上海。
回歸後香港忽視這兩個優勢,只搞金融地產投機,只會伸手問中央拿好處。今後若改轅易轍,全力發揮體制作用,依靠內地,競爭優勢必可增強,重新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