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詞有理:呢份工很易做

自從回歸以後,香港每逢遇到甚麼挫折或出現甚麼亂象,港府最容易想到的辦法就是伸手向中央求援,CEPA、個人遊、人民幣結算等等,就是這樣求回來的。久而久之,向中央伸手已成為港府官員的慣性思維,他們失去了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事無大小都往北京跑,正如當年申包胥哭秦庭一樣。不同的是,申包胥哭了七天秦哀公才答應派兵相助,而港府官員則不必哭,只要一伸手,就不會空手而回。

惡導遊阿珍辱罵內地旅客,使香港臭名遠播,不少同胞甚至揚言要杯葛香港。於是乎,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劉吳惠蘭又率領一眾官員操去北京求助,結果又是大有斬獲,港府與國家旅遊局達成了多項共識,大致是說要改善監管、做好規範、加強宣傳云云。

跑了一趟北京,帶回多項共識,劉吳惠蘭可謂不虛此行。問題是,有了這些共識,問題就解決了嗎?今後旅遊業就不會再發生醜聞了嗎?開玩笑!大家想想看,香港導遊辱罵內地旅客,香港黑店痛宰內地同胞,港府官員不覺得羞愧,反而振振有詞地跑到北京投訴,難道不是很荒謬嗎?這種捨本逐末的事情,大概只有「廢廢地」的官員才做得出。

按照港府的思維邏輯,香港黑店宰客,不是香港的錯,不是港府監管失職,而是內地的錯,是內地送太多羊牯來捱宰。所以,港府甚麼都不需要做,只要北大人代為出手,所有問題便可迎刃而解。怪不得有人說,港府呢份工很容易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