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政治考慮多於海權意識

在「南海紛爭」問題上,中國頗為孤立。東盟中多個國家和中國有主權爭議,而且佔據了多個島嶼、礁石,控制了相當的海域,有的且引入美、俄和西方公司大肆開發海底油氣,「財源滾滾」。這些國家清楚,按照中國的國力和發展,就是他們聯合起來也不是中國的對手,更不要說中國如果想「各個擊破」那就更是易如反掌。因此,在「南海紛爭」問題上,他們必須依靠美國、俄國這些「大粒佬」,照住他們。他們正在以空前的積極和熱情力邀美、俄參加東盟峰會,幫他們「出頭」,對抗中國。

美俄早已是海洋大國、海洋強國,在南海素有重大利益。尤其是美國,冷戰年代就和東盟交情匪淺,一起對抗「紅色中國」和前蘇聯的「共產主義擴張」。當年,在北京的字典裏,東盟是一個「反動國際組織」,是美國全球稱霸、爭霸在亞洲的政治工具。改革開放後,這個局面才慢慢扭轉過來,才和一些東盟國家建立外交關係。

當年,毛澤東一方面支援世界革命,一方面閉關鎖國,和美國及前蘇聯這兩個超級大國關係極為緊張,隨時兵戎相見。毛澤東知道中國力量懸殊,一旦開戰,打不贏海戰,打不贏空戰,不可能禦敵於國門之外,只能用當年「反圍剿」的戰略戰術,誘敵深入,布下「口袋陣」,在陸地「消滅一切敢於來犯入侵之敵」。這樣的國策、國力和戰略考慮,北京當年的海權意識是薄弱的。

當然,毛澤東晚年,中國在南海和越南也打了一仗,收復西沙群島,捍衞了中國的海疆、海權。然而,這是當年那個「特殊年代」的個案,當年佔據我西沙的是「南越反動當局」,中國正在抗美援越(北越),故那時北京在西沙開仗,更重要的考慮是政治因素。若是共產黨的北越軍隊佔據西沙,北京會打嗎?肯定不會。如今越南政府(當年的北越政府)佔據了那麼多我南海島嶼,北京有打嗎?莫非又是政治因素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