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入風雲:公不公平

導遊阿珍跟公眾見面,說她那一方面的故事。她的露面,屬於補鑊式的公關行動,不停道歉,並講出她自己生活困難的一面,只是希望化解公眾壓力。

她是否受到挑釁,不是整件事情的核心,如果那班遊客在珠寶店真的購了幾十萬元的珠寶,個人絕對相信,就算有更尖刻的語言挑釁,阿珍也會逆來順受,甚至毫不在乎,因為數鈔票已經夠忙了,又何來時間鬧人。

阿珍講出了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以那六百多元的團費,根本不足以彌補成本,而在不斷層層賣團的制度下,導遊作為最前線,也是最後一線的承包商,那就必然用盡方法逼遊客購物,軟功不管用,就自然惡言相向,務求回本,更不要說阿珍還有那一大串的家庭負擔,生活逼人。

個人不是說阿珍無辜,但阿珍只是制度上最表面的一環,也是最弱的一環。他們沒有討價還價的能力,玩上這個遊戲,兼且擔當最前鋒的角色,大家的注意力就只會集中在她一個人身上。

其實,由最初組團、賣團開始,每一層的公司和老闆,都是參與這個遊戲,只要你組織團費低於成本的團,就一定是靠強迫購物來填數。這一開始就已一清二楚,往後發展就看機緣、看際遇,碰上有一兩個愛花錢,或者容易被說服的團友在內,就可以拉上補下,大團圓收場。但其中一定有不足數的,正如接受訪問的司機所言,十團總有三、四團吵架,這是事之必然。

在問題爆發之後,阿珍要出來道歉,希望可以保住牌照,維持生計,但前面那一大串公司老闆,卻是潛水避風頭,或者作幾句口號去轉移視線,這公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