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解碼:失樂園乎美麗誤會

立法會通過最低工資立法,引來著名英國《經濟學人》雜誌發表專文探討,文章在香江引起回響。那位希望「有所作為」的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自然不敢怠慢,認真回應矣。

《經濟學人》文章題為「實驗的終結—訂立最低工資標誌香港的自由市場行事方式進一步被削弱」,所謂「實驗」,當然是指諾獎經濟學大師佛利民所說「自由市場實驗」也,因此文章以語帶雙關的「米爾頓的失樂園」(Milton's paradise lost)作為總結。

不過嘛,梁振英認為此文評論對香港前景並不悲觀,並引述多處原文為證。

第一,原文說,伴隨最低工資條例的,有其他僱傭法例,和政府干預商業運作、增加公共服務和產業的政策。這些政策、法規在其他地方早是老生常談,但是對香港來說是新興事物。你可能會以為這是回歸十三年的結果,但很多政策措施在回歸前已經落實,政府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明顯上升,公民政治權利也增加了。

這是說,毋須大驚小怪也。

第二,原文指出:香港市場從來不是完全無政府干預,殖民地政府就掌握了最重要的資源—土地,政府只批出有年限的土地租賃權。在此背景下發展出來的地產市場,政府和富人控制地產滴水不漏,絕對不是純粹自由市場主義者的要求。

這是說,絕對自由市場經濟,美麗的誤會也。

第三,最低工資立法也不是突變。原文表示:早在一九三二年的立法,已賦予港督權力(不是責任)制訂最低工資,此權力在一九四○年擴大了,在一九九九年又被重新考慮。二○○六年政府提出自願性的最低工資(工資保障運動),直到現在最低工資才受法例規管。

這是說,最低工資來得並不突然,有個漸進過程嘛。

因此結論是:香港大體仍然保持活力和創業精神,政府開支仍遠低於西方水平,但一個矚目的經濟實驗已告完結。

這個結論嘛,梁振英認為實際意義不大,因為任何教條都有過時的一天,「捉到老鼠就是好貓」。但振英哥只說對了一半,不對的一半乃是,香港從來都不是完全自由市場經濟,佛利民的「自由市場經濟實驗」之說,根本就是美麗誤會,既然沒有「樂園」(paradise),那又何來「失樂園」(paradise lost)呢?

史進

為應屆會考生打打氣,請瀏覽on.cc 東方互動《放榜無限分2010》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