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呔曾說,立法會通過二○一二政改方案,讓香港的民主政制向前發展,朝着普選的目標踏出重要一步之後,未來一段時間,他的施政重點會以改善民生為主,在聽取各方面意見後,盡力在十月施政報告中落實。
OK,現在值得研究的問題是,第一,他對改善民生有何思路呢?第二,民生有哪些方面需要改善呢?第三,他的初步應對之道如何?採取甚麼措施落實呢?
我們先看他的思路。煲呔曾終於承認,香港當前的社會矛盾,部分體現在貧富差距,部分為期望與基本制度的不協調。
在此前提下,他認為需要處理的民生問題主要在三方面,一是在職貧窮,二是房屋問題,三是人口老化。
在職貧窮之所以出現,按照煲呔曾的思路,乃是因為在全球化挑戰下,香港經濟結構轉向高增值服務業,但部分無法參與高增值服務業的市民,出現工資停滯不前、在職貧窮現象。相反,參與高增值業務的人士的工資收入不斷上升,社會貧富差距於是愈來愈大。
房屋問題眾所周知,尚未置業的市民收入無法承受高樓價之重擔也。人口老化嘛,煲呔曾認為戰後嬰兒潮一代已步入退休年齡,人口正以「幾何式的倍升」,因此老人問題會是施政報告一個重要環節。
然則面對上述三大民生課題,煲呔曾的應對之道,有何初步構想呢?他果真會在施政報告中落實,提出應對措施嗎?
哈哈哈!講出來嚇你一跳。首先,對在職貧窮的援助,政府正在檢討「跨區交通津貼」計劃,並已承諾在年底前提出具體方案。請問如此這般的「津貼」,即使落實,就能解決香港的在職貧窮問題嗎?那十九萬戶月入四千元或以下的家庭,就能夠脫苦海嗎?開玩笑吧。
其次,煲呔曾連取消或縮短生果金的離境限制,也不敢正面回應,大家相信他會以「新思維去探討」老人將來回內地退休及其福利與醫療安排嗎?不相信也。
其三,煲呔曾既認為政府在公共房屋應該扮演甚麼角色,乃是一個富爭議性的問題,他有可能積極考慮「資助置業」的問題嗎?不可能吧。
大家試想想,煲呔曾名義任期不足兩年,實際任期大概只有一年,他無心無力啦。
史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