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曲終人散,但世界盃為南非帶來的經濟問題,將會緊接世界盃落幕而上演,爭議或許比世界盃更加峰迴路轉。
二○一○年聯合國關於非洲經濟發展的報告顯示,去年非洲經濟增長是百分之一點八,今年將會是百分之四點五。有經濟學家預測,如果南非能夠搭上世界盃的列車,將會為南非創造逾十三億美元的淨收入,增加逾三十億美元GDP,製造約十六萬個就業機會,吸引七十五萬名以上外國遊客前來觀賽、消費等。
為達到完美舉辦世界盃的最終目的,南非當局單是投放在興建及改建球場上已經花了近四十五億美元,連帶運輸道路系統和其他配套設施,總支出已逾六十億美元,比起六年前的預算高出超過十倍,相等於今年南非GDP約百分之一點七二。奈何,今屆世界盃門票銷情欠佳,開賽前百天還有近八十萬張門票滯銷,直到最後一周,也還有約百分之三未售出。
南非當局不但要承擔龐大的基建開支,根據與國際足協簽訂的條款,南非當局只能分享小部分電視直播、市場推廣和門票收益;而世界盃授權品牌產品所賺到的錢,基本上都屬於國際足協。自世界盃舉行以來,南非當地罷工示威不斷,有些更打正旗號批評國際足協貪得無厭,批評南非當局的大白象工程要小市民買單。
有人認為,長遠而言,世界盃可以振興南非旅遊業,但短期經濟必會受到當前重大開支所拖累。香港決定申辦亞運,但有人質疑,香港旅遊業是否需要靠這種面子工程來振興?只怕亞運淪為又一大白象工程,倒害了老百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