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夾硬谷 聲帶生息肉

電視歌唱比賽節目掀起熱潮,不少人日夜苦練歌藝,惟若用聲方法不當,可導致聲帶出血及發炎,形成血泡及水腫,令聲音沙啞、走音及失聲。若反覆勞損會令聲帶長出息肉及生繭,聲調變沉甚至「豆沙喉」,需以手術切除病變組織。有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指,市民若聲沙及喉嚨痛持續兩日以上,應考慮求醫。

耳鼻喉科專科醫生黃漢威稱,平均每月有八至十宗聲帶受損求診個案,除有患者「唱K」數小時後失聲外,亦有不少為粵曲愛好者,「唱粵曲好多高音要鍊住喉嚨先唱到,聲帶會扯得好緊,如果唔掌握運氣技巧,夾硬谷好易谷爆聲帶微絲血管。」

四十六歲的楊女士從事服務行業,學習粵曲近十年,每星期練習約四十五分鐘。去年聖誕節突然感喉嚨乾涸及聲音沙啞,飲涼茶、求助家庭醫生、中醫,以至到深圳針灸均無改善,持續三個多月並日益惡化,「講一句嘢都好吃力,連啲客人都聽到我把聲好拆,喉嚨好似有舊嘢,但咳唔到出嚟,十分沮喪。」

她於四月初向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求診,發現聲帶長出息肉,服用消炎藥並由言語治療師指導正確運氣及發音方法,約一個月後忽然覺得喉部「鬆咗」,聲音回復正常,息肉亦漸消退,已重新投入粵曲練習,坦言以後練曲時會量力而為,亦不會勉強唱較高難度的「子喉」。

黃漢威指,聲帶受損會令聲音沙啞、喉嚨痛、說話時無氣無力、無法提高音量及說長句子、無法控制音調高低,嚴重的更會失聲。輕微勞損個案只需減少說話及多喝暖水,讓聲帶充分休息便可復原。若情況持續兩日以上,便可能是聲帶出現血泡或水腫,應考慮求醫,服用消炎藥後,一般亦可在數天內康復。

一成個案未能復原

然而,約一成個案未必能完全復原,患處或會長出息肉及結節等;若聲帶長年累月勞損,兩側聲帶會結繭,聲音會逐漸變沉甚至變成「鵝公喉」,或須考慮以微創手術清除息肉及厚繭。他又指,若患者不改變發聲方法,日後仍有機會復發,故一般會在患者康復後,轉介言語治療師,重新學習運氣及發聲的正確方法,可以將復發率由五成降至一成。

記者陳紹恒

為應屆會考生打打氣,請瀏覽on.cc《放榜無限分2010》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