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集:樓市假象

天匯事件反映一個重要的事實,天匯的七萬元一呎樓價是高不可攀,卻同時並不真實。二十五個單位最後只有五個成交,二十個單位撻訂。有關地產商並沒有對撻訂者按正常方法追討損失,其中原因難說,由於政府正在調查,我們亦不應深究,只能等待政府公布調查結果。

不過,撻訂對買家來說是淨損失,寧願淨損失而不成交,應該表明買家對樓市沒有信心,不相信這樣水平的樓價。此後,香港豪宅樓價再沒有創新高,回落頗大,成交稀疏。其實,即使二十個單位不撻訂,二十五個單位加上其他差不多時候成交的單位,其天價只是個別單位的價格,不一定反映香港整體樓市。

香港樓市的一個假象,或許也是市場誤導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把個別成交價視作指標,而不是看市場平均價。個別成交可以有各種獨特因素影響價格,這些因素未必可推及整個市場。即使是市場平均價也僅是成交平均價而已,成交單位數目有限,代表性也有限,因此可以有變動。

從市場角度看,價格上升,市場供應會增加,當然有惜售因素,問題是需求會否隨價格上升而增加抑或減少。香港市場游資眾多,投機性濃,但是社會新增需求有限。香港已屬成熟市場,人口老化,單靠新增需求,不可能把價格推高;內地資金流港,受制於外匯管制;國際資金則要把香港樓價與國際價格相比。因此,很難看到價格普遍大漲以至豪宅續漲的條件,這次事件或許是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