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天氣暖化,本港炎夏的溫度動輒高逾攝氏三十多度,巿民易中暑之餘,動物的活躍度亦大大提升,除本港接連發生老鼠咬人事件外,全球各地如美國紐約、印度孟買及內地多個省市亦出現鼠量激增情況,人鼠大戰一觸即發。有學者及滅鼠專家均指出,天氣炎熱,刺激老鼠繁殖,並增加出外「搵水飲」及覓食機會,促政府急謀對策,保障巿民健康,避免本港淪為老鼠之都。
由五月底至今,本港已發生五宗老鼠咬人事件,「鼠輩橫行」令巿民人心惶惶,擔心鼠疫再現。事實上除本港外,全球各地亦受鼠患困擾,印度金融中心孟買的老鼠數量便以十萬計,而天氣炎熱刺激鼠類繁殖,印度政府一支「夜之打鼠隊」更每晚進行殺鼠行動,並需大幅增加人手,以便「多啲嚟、密啲手」。
而大都會紐約街頭亦隨時可見老鼠交配,地鐵站內更是老鼠的溫床,放置的杜鼠藥已起不了作用,老鼠更無懼乘客在月台上招搖過巿。印度當局亦指,今年的夏季提早來臨,老鼠活躍度提高,以老鼠懷孕期約三至四星期為例,一對老鼠更可繁殖逾百隻後代,今年的老鼠數量估計將再破紀錄。
在內地東莞多個市鎮,近期亦出現鼠患,令農作物減產超過三成;而內蒙古自今年五月開始,因氣溫回升,氣候變化異常,致近一億畝的草原亦遭遇鼠害,大量害鼠將牧草啃食,嚴重阻礙牧草正常生長,並破壞土層結構,造成草場退化、沙化,草地生態平衡受到破壞。
浸會大學生物系教授翁建霖表示,天氣炎熱,老鼠的活動能力及繁殖力都會提高,通常每胎的生產達十隻以上,由出世至完全成長只需要三個月,一年生產期更可高達四次或以上,故於人口密度高、環境擠迫的城巿如香港、紐約等,老鼠數量會特別多。而老鼠屬於齧齒類動物,需不斷咬東西,以防止牙齒持續生長插穿上、下顎,且喜於晚間活動,不愛與人類接觸。
對於接連發生老鼠咬人事件,翁不排除可能與天氣過熱有關,令老鼠產生攻擊性行為,翁更不認同食環署指老鼠服食毒藥後,口喝而四處出沒的說法,因鼠餌並非近日才存在。
「老鼠橫行絕對與天氣有關!」廣州鼠王李鏡就直指,早前本港連日大雨,令渠道水漲,不少棲身於低窪地區的老鼠,因躲避水浸紛紛移居渠頂或較高位置,其後可能因「新居」未能覓食,致飢餓而四出亂闖,並出現攻擊人類的行為。而天氣炎熱,除有助老鼠繁殖,令鼠量激增外,亦增加覓食的困難。李鏡就更指,老鼠會怕人,服食藥餌後反應更會「慢吞吞」,行動遲緩,難作出攻擊性行為,故不認同食環署指老鼠咬人乃食藥後的正常反應。
香港殺蟲業協會會長甄瑞嫻表示,本港鼠患指數未有明顯增加,但酷熱天氣卻會對動物造成影響,增加活躍能力,而近日鼠迹處處,相信亦與氣溫上升有關,老鼠因難抵熱氣周圍「搵水飲」或外出「抖吓」散熱,倘環境衞生欠佳,垃圾在猛烈陽光照射下,發出異味,更加會吸引老鼠出沒活動。甄認為要解決鼠患問題,巿民必須保持環境衞生,食肆及街巿亦要定期清潔,免成為老鼠溫床,而食環署更要加強清潔街巿後巷,落重藥控制老鼠數量,以確保香港鼠患不會失控。
立法會議員陳克勤批評,署方解釋本末倒置,只為掩飾滅鼠無方。「其實只要做好環境衞生工作,已經可杜絕鼠患。」他又指,署方已將工作大量外判,還疏於監管,絕對不能接受。
圖、文:探射燈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