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政改功過是非要看誰說

政改一役,民主黨當了「激進反對派」眼中的「叛徒」後,香港建制派心情最複雜,可謂五味雜陳。北京當然有些得意,認為自己通過「有技巧的讓步」搞掂了民主黨,使香江政改不再原地踏步。

其實,這個「得意」很短視,要付出長遠代價。這個問題上,民主黨也如此。短視而言,他們和北京做成了一筆「政改交易」,好像在「爭取民主」問題上其「溫和」路線取得了成果,何俊仁避過了「被迫辭職」的厄運。不過,長期而言,特別是他們當「叛徒」的真正原因被選民和基本盤所知後,民主黨的「黨格」和誠信就會全面破產。即使在今後的選舉中,她能「吸納」一些「溫和」、「中間」選票,還能拿到一些席位,但這個香江最老牌的「民主」黨已經變質,甚至連顏色都改變了,則毫無疑問也。

由於今次政改通過,是北京和民主黨做成了交易,建制派毫無貢獻,甚至連當籌碼都算不上,更無資格「與聞事事」,結果,只是被人「涮了鍋子」。被人「涮了鍋子」還要裝出興高采烈的樣子,還要為民主黨「爭取政改方案通過」歌功頌德,那副又哭又笑的尊容,比民主黨當「叛徒」還難看。民主黨「轉軚」被人責罵,建制派因民主黨「轉軚」而被迫「轉軚」,則被更多的人譏笑,真是「找誰說理去」?

和建制派同樣尷尬、被涮的還有一些北京駐港官員。批評民主黨區議會改良方案無法理依據、無先例可循、無必要、是畫蛇添足的那位先生,事後得了一個「三無長官」的雅號,輿論認為這個「三無」才是「畫蛇添足」,這又找誰說理去?

當年吳佩孚痛罵梁士詒組閣、與日本密商山東問題,乃「賣國媚外」,張作霖反罵吳佩孚「破壞統一」。吳佩孚回擊張作霖曰:「《大誥》之篇,入於王莽之筆,則為奸說;統一之言,出諸盜匪之口,則為欺世。」今次政改功過是非,也要看誰來說、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