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之行:辯論結束政改破局

眾所注目的「曾余辯」終於結束,政府推動的「民意工程」各主要項目也相應完結,民意顯得更見分歧,完全達不到特區政府的良好願望,以為大力促銷,便可推高民意對政改方案的支持度,從而向泛民主派施壓,增加輿論壓力,在民意戰上搶佔高地。

電視辯論剛結束,無論是電視機前的觀眾或其後的即時民調結果均顯示,從辯論的總體表現看,余若薇是贏家,曾蔭權不得不承認自己是輸家,但公眾對政改的認知度似乎沒有多大的提升,反而是疑慮增加了。

無論從論題掌握、表達能力、反擊能力、說服力以至台風等層次看,曾蔭權的表現明顯較弱。余若薇完全主導整個辯論,成功誘導公眾對極之保守的政府提案產生較多懷疑,曾蔭權只能不斷重複舊論點,無法應對反駁。

政改方案涉及極多技術性細節,本來就不容易了解,用辯論的方式向公眾解釋並非良好的做法。其實,曾余對辯的環節用去接近一半時間,唇槍舌劍下,政改的具體內容更難講得清楚明白。倘若是一次公開演講,市民又能平心靜氣聆聽,或許較能有效說明政改的優缺點。

誰勝誰負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政改方案能否取得突破。政府眼高手低,起錯錨,把民意工程搞得不倫不類,明顯處於下風。辯論過程中,余若薇成功以民意支持度下滑,來挑戰政改方案的合理性,相信主流民調下一輪的結果,把辯論的效應涵蓋在內,民意會進一步下滑。

有趣的是,民意的上落對議會內的投票取向影響不大,政黨基於政治利益得失的考量,取態已經呼之欲出,加上中央願意作出讓步,力爭政改能取得突破,大事就在這數天內有所定案,政改已到了柳暗花明的微妙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