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人工關節等少3年

人體關節磨蝕老化,長遠需更換人工關節以維持活動能力,伊利沙伯醫院是全港處理最多關節置換個案的醫院之一,個案雖以長者為主,但有百分之五患者為四十歲以下,曾有年僅廿一歲年輕女子,因風濕性關節炎而需更換關節。現時輪候關節置換手術的病人多達一千一百人,輪候期長達四年多。佛教醫院今年內將增設關節置換中心,冀每年額外進行五百宗手術,病人等候一年半可做手術。

伊利沙伯醫院矯形及創傷科部門主管陳力行指,人工關節置換手術可分為髖關節及膝關節兩種,患者主要因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關節炎及股骨缺血性壞死,令關節疼痛變形,膝關節退化患者到後期更會變成「O形腳」。患者以五、六十歲的長者為主,四十歲以下個案佔百分之五。

每年新症500宗

陳力行指,伊院是九龍中聯網唯一可提供關節置換手術的公立醫院,現有一千一百名病人輪候,惟每年只能處理二百五十宗手術,並預計每年有五百宗新症。目前髖關節及膝關節手術的輪候時間分別長達五十二及五十四個月,病人於專科門診排期首次見醫生亦需等十九個月。患者輪候期間會由專科門診跟進,但始終要長時間承受劇痛,有患者因而行動不便要坐輪椅。

九龍中醫院聯網策略發展經理李德麗表示,本年度獲政府撥款四千二百萬元,於聯網內的佛教醫院設立關節置換專科中心,今年第四季啟用,日後大部分需換關節的病人,會先於伊院專科門診接受術前評估及X光檢查等,之後轉到佛教醫院接受手術及術後復康治療,預計該聯網每年處理手術可增至七百五十宗,手術輪候時間可縮減六成七至約十八個月,專科門診輪候時間亦可縮減至約十二個月。

為配合新中心成立,該聯網除培訓現職員工外,將增聘十三名護士及四名骨科及麻醉科醫生。佛教醫院行政總監卓贊指,設立新中心不會影響該院原有服務,僅部分於伊院求醫的內科病人,日後可能需轉往聯網內其他醫院跟進,而不再轉往佛教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