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膝關節痛行行吓跪低

中年人膝關節退化非常普遍,隨着年齡增長就愈容易發生,患者上樓梯及斜路時會感到膝關節疼痛、僵硬或腫脹,或在走路時忽然無法伸直雙腳,即時「跪低」,甚至會形成「O形腿」。香港大學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一年前安排患者試用外側加厚的特製矯形鞋墊,令膝內側關節壓力減少,改善關節磨蝕情況,早期患者成效較佳。

膝關節退化又稱退化性關節炎或骨關節炎,成因是軟骨磨損,令硬骨暴露,關節表面變得不平滑引致。港大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吳子培表示,該症通常在六十歲前出現早期病變,膝關節內側軟骨會出現磨蝕,令腳部慢慢變歪,形成「O形腿」。患者會感到疼痛,久坐後膝關節僵硬,不能即時站起來,膝關節亦會出現積水、腫脹及發熱。如膝關節含有碎骨,患者就會出現機械性病徵,即走路時腳部忽然屈曲,無法伸直而「跪低」。

吳子培表示,大部分患者都可透過非手術治療改善或延遲膝關節退化情況,如減輕體重以減低關節負荷、使用拐杖、進行物理治療等。該學系一年前開始安排膝內側關節退化患者試用特製矯形鞋墊,鞋墊內側較薄,外側加厚,可使患者膝關節內側的壓力轉到外側,減少內側軟骨磨蝕,大部分試用者有成效,尤其早期患者效果較佳,該學系將展開成效研究。另外,患者佩戴膝支架,也有助減少內側關節壓力。

手術矯正腳部內翻變形

他指出,部分年輕、活躍、運動量大的患者,會進行脛骨高位切骨手術,以便短時間內可矯正腳部內翻變形情況。現時醫生可透過電腦導航進行手術,協助準確計算矯正角度,另可在關節加上鎖定板加以固定,令患者可避免在手術後使用石膏,恢復正常膝活動。

他稱,坊間亦有產品聲稱可修補軟骨,但暫時沒有科學證據證明效用,建議患者避免舉重物、跑步及衝擊性運動,減慢膝關節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