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忽略」不計後患無窮

香港回歸,是通過中英談判,以和平方式移交政權「改朝換代」,從英國的「屬地」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特別行政區。這樣的移交方式平穩安全、風平浪靜,中英在這方面的合作可說非常成功。

當然,平靜之下一直有暗流,九七前夕,也有不少公開的較量。為政權交接順利,香港有一個長達十三年的過渡期,北京對收回香港後的大政方針是「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而過渡期十三年還是在英國人的「有效管治」之下,這就為英國人從容周密部署創造了有利條件。英國人可以接過「港人治港」的口號,名正言順的在港人中培養、提拔信得過的政治精英,實施「英記」烙印的「港人治港」。

這當中會遍布埋下「戰略臥底」、「戰術潛伏」和形形色色的「無間道」則是必然的,是英國人部署撤退、謀劃長遠的最重要工作。那時的布政司霍德和「末代港督」彭定康都是這方面的老手,都有豐富的情報工作經驗。

中共在打天下、坐天下,以及參與國際政治角力中,和國民黨鬥,和各路軍閥鬥,和日本人鬥,和美國人、英國人、俄國人鬥……深知隱蔽戰線、地下鬥爭是怎麼回事,深知「戰略臥底」、「戰術潛伏」、形形色色的「無間道」是怎麼回事。當然更知道,英國人在過渡期必會利用這個大好機會,必會利用自己手中的龐大資源和方便,大面積的深耕細作「無間道」。也正因為如此,北京只能「自甘被動」,甚至束手無策。

第一,英國人有太多的時間從容部署,其「量」之多、其「質」之深可說深不可測;第二,既然是「一國兩制、港人治港」,回歸後,北京不能像建立新政權、推倒舊政權一般展開調查、甄別、挖找來清除隱患;第三,「蚤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出於上述兩點,北京「用人」,例如用曾蔭權及其管治班子,對是否有「無間道」,只能暫時「忽略」不計,然後患無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