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聲波內視鏡驗癌快而準

近年內視鏡技術大行其道,協助醫生有效診斷過往難以檢查小腸等部位,避免病人不必要地「捱刀」。元朗博愛醫院內視鏡中心去年九月引入介入性超聲波內視鏡,可伸入患者胃部及十二指腸尋找病變組織,並即時刺入及抽取組織化驗。負責醫生指,中心現負責新界西聯網所有門診內視鏡檢查,每年可進行五千至六千個檢查,消化系統腫瘤及肺腫瘤檢查準確度提升至近九成,病人輪候期縮短至最長兩個月。

博愛醫院○七年成立內視鏡中心,現擁有的內視鏡包括介入性超聲波內視鏡、超聲波氣管鏡、膠囊小腸內窺鏡及氣囊小腸內窺鏡,是少數擁有先進內視鏡技術的公立醫院之一。

該院內科及老人科副顧問醫生黎兆榮表示,最新引入的介入性超聲波內視鏡,利用軟管將超聲波探頭及電子鏡頭,由患者食道送入胃及十二指腸。醫生一旦發現疑似病變組織,可即時利用細針刺入及抽取組織作進一步化驗。此技術亦可應用於末期癌症病人,利用刺針注射阻滯腹腔神經叢的麻醉藥物,減輕其痛苦。

「醒咗先知做咗咁多嘢」

六十五歲鄺伯去年暑假突感腹部疼痛,其後惡化至不能進食及嘔吐。他最初向屯門醫院求醫時醫生未能查出病源,轉介至博愛醫院後始發現原來因胰臟炎,其腹腔出現一個十一厘米大的膿瘡,距離胃壁只有六毫米。

鄺伯年紀大,加上出現細菌感染令他身體轉差,醫生遂決定放棄以開刀方式移除膿瘡,改用胰臟假性囊胞引流術。透過超聲波內視鏡監察,醫生先以細針刺破胃壁,再用吸管吸出近一公升膿水,過程只需約兩小時。期間鄺伯只需接受鎮靜藥物注射,毋須全身麻醉,他讚揚此法不用捱痛又無傷口,「醒咗先知做咗咁多嘢,又無唔舒服。」

黎兆榮表示,內視鏡技術大大縮減了過往動輒長達十小時的檢查時間,現時輪候超聲波內視鏡檢查的患者平均只需等候一個月,其他內窺鏡等候一至兩周,胃鏡則要等候六至八周。醫院會優先為身體狀況較差、難以找出病源及需抽取組織化驗的患者提供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