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加價,隧道加價,水費可能又加,這是一個方面;醫管局減撥款,大學減撥款,中小學殺校,社會福利削經費,這是另一方面。
這兩個方面都與政府連在一起。減的是政府支出,加的是政府收費或政府支持的壟斷企業;損失的當然是社會的普羅大眾;得益的除壟斷企業外,也包括政府,似乎形成了政府與壟斷企業站在一方、與普羅大眾對立的形勢。而由於政策資源和政治能力的不對稱,政府與壟斷企業必然贏,社會的普羅大眾必然輸。
或許資本主義就是這樣,但是,在許多財政力量不如香港政府、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不如香港的發達市場經濟及資本主義社會,都不會像香港那樣,普羅大眾注定損失,政府必然站在壟斷企業那邊,或自己變成壟斷企業那樣斂財。
政府是否企業?這是一個根本性的問題,特區政府從梁錦松擔任財政司司長以來,似乎都希望把政府變成企業,但是,他們卻從來不去對根本性的問題作出思考,更不用說嘗試去解答下列問題:
一是政府若是企業,賺的錢應怎樣分?誰去分?分給誰?二是政府高官是否便是企業老闆?隨意挪用公帑,應受誰監管?三是這是怎樣的企業?炒股炒匯,投機取巧,只考慮短期利潤,分掉,導致倒閉也不管?抑或是長期經營、永續經營?四是英美企業是股東企業,德日企業是持份者企業,香港政府是哪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