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金:解構民主社會主義

有讀者來信堅持民主等同資本主義,這是不少港人的錯誤理解,亦是我前一陣子寫了幾篇文章關於「兩個二分、四個組合」的原因。兩個二分是「民主對威權」及「資本主義對社會主義」。現以貧窮國政治演變為例,解構「民主加社會主義」的組合。

貧窮國的極權統治者及其黨羽,壟斷國家所有天然資源及生財器具,不管行計劃經濟,抑或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統治階層與老百姓間之貧富差距,只會愈來愈大。有朝一日,國民革命成功,民主取代極權,他們的意識形態主流可能就是「民主社會主義」。蓋因革命源於極端貧富懸殊,社會缺乏公義,國民生活最基本需要不保。是故,革命成功,首要任務便是把資產、土地、生財器具從前統治階層手中釋放出來,化為公有,讓普羅大眾公平分享。

公有制對貧窮國人民有一定好處,例如供水不會出現有「水」有水,無「水」無水局面;安全食水這生活必需資源,不致變質為商人藉以牟利的商品,亦不致由於市場規律變成富人專利。又例如醫療被市場化,供應便只集中於富人最多、消費力最強的城市地區,牟利醫療肯定不會問津貧瘠農村,城鄉醫療服務差距便永無拉近之日。因此時至今日,部分富裕國如英國、加拿大,醫療服務仍以公有制為主。

對公有制的最主要批評是人人吃「大鍋飯」,怎樣也搞不出高效率來。但公有制與低效率實非必然關係,因為公營事業一樣可透過市場機制來改善效率;而且,因此獲得的額外收益,不是由企業股東瓜分,而是歸全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