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吟虎嘯:時代變 高樓價很難不變

港英時代,香港推行高地價政策,是導致香港樓價不斷攀升的主要原因。不過,由於那些年香港經濟迅猛發展,「階級流動性」極強,英雄莫問出處,人人都有通過努力而「發達」的機會,故高樓價、高地價不算甚麼。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開始香港又大建公屋,居民住房問題在高樓價面前不受影響。香港樓市那時雖然也多有波動,但不會構成民怨。相反,是許多人努力工作的動力。他們知道,只要「上了車」,買了樓,就能小屋換大屋,一間屋再「分」成兩間屋,一層自己住,一層租出去,用租金抵按揭,待價而沽,分分鐘賺上一大筆。如此「公式」,便造就了許多人的「發達」之路。

那時,不但主流民意認同香港的高地價,北京的官意也很認同。為了讓這種高地價、高樓價「可持續發展」,可跨越九七,在香港過渡期,中英談判實施每年賣地五十公頃的土地政策,一半收入歸港英政府,一半留給特區政府。這個土地政策的指向非常清晰,十三年內香港土地供應「固定而十分有限」。而十三年內的人口激增,新婚人士小家庭之暴漲,經濟快速發展,全球進入高通脹、低利率年代,這些都為香港十分有限的土地供應、為香港樓市的反覆攀升加火添柴。

與此同時,還有兩大因素,一是香港廠商北上,賺了大錢,資金調回買樓;二是中資介入香港股市、樓市,甚至加入炒家行列,而中資公司的錢其實是國家銀行的錢,那時一些神神秘秘的北方大炒家瘋狂掃貨,似乎有永遠用不完的錢,十分得人驚。

然而,物極必反。九七回歸,土地政策鬆綁,董建華雄心萬丈,一反港英時代做法,推出八萬五建屋大計,推冧樓市,經濟崩盤,也賠上了自己的政治生命。現在整本《西廂記》都在曾蔭權的肚子裏,他不敢妄動也。但不動也有禍,一樣走唔甩。因為時代變了,高樓價很難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