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監管太兒戲 香港製造又蒙羞

本港藥物安全事故層出不窮,繼港產「保濟丸」早前被新加坡當局發現含禁藥,另一家持牌藥廠「嘉琳製藥」所生產的止痛藥上月中又被澳門當局驗出有問題,本港衞生署其後大規模抽驗該廠產品,赫然發現其中有十三款產品不合格,前晚深夜才匆匆宣布回收該廠生產的所有四百三十多種註冊藥物。每一次,總是外地率先查出問題,港府才扮事後孔明,衞生署監管失職,後知後覺,難為港府還自吹自擂要發展甚麼檢測及驗證優勢產業,簡直貽笑大方。

嘉琳製藥是本地老牌藥廠,二○○三年已獲衞生署GMP(良好藥品生產規範)認證。該廠生產的藥物包羅萬有,獲公立醫院及私家醫生普遍使用,這次須同時回收四百多種產品,對病人的影響非同小可。業界人士認為,嘉琳出產的藥物不能有效分解,顯示其製藥程序根本不符合GMP要求。試想想,連大藥廠的產品都不合格,所謂GMP認證還有甚麼意義?本港還有藥品是安全可靠的嗎?

當局對藥物疏於監管,甚至連亡羊補牢的工作也做得一塌糊塗。澳門上月十九日宣布回收有關產品,港府沒有及時跟進,遲至前晚才發出回收指令,足足拖延半個月之久,明顯慢九拍,在這段時間內,不知有多少問題藥物被吃進病人的肚子裏。藥物不同其他產品,良藥可以治病救人,而壞藥輕則影響市民健康,重則害人性命,當局對問題藥物失察在前,反應遲鈍在後,根本是草菅人命。

更不堪的是,當局不早不遲,偏偏選擇在周五深宵才宣布回收,而且語焉不詳,沒有公布回收的具體安排,行為鬼祟,其動機令人生疑。事實上,當局拖到深宵才發通知,傳媒根本沒有時間跟進有關新聞,而接下來是周六與周日,相關官員放假大過天,傳媒及市民欲詢無從,無奈其何。看起來,雖然當局在藥物監管方面遲遲沒有吸取教訓,但推卸責任卻愈來愈老練,在迴避傳媒及輿論質詢方面更是駕輕就熟。

事實上,自去年初本港發生歐化藥業「發霉藥」事件以來,藥物安全問題一發不可收拾,令市民信心盡失。當時港府宣布成立專責委員會,「全面審視現行的制度、法例及業界文化,希望從根本上找出問題所在」。隨後煞有介事地成立藥物監管制度檢討委員會,經過九個月的漫長研究後,於今年初發表洋洋逾百頁的長篇報告,一共提出七十五項改善建議。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聲稱,有關建議涵蓋藥物製造至零售的各個不同層面,使各個環節均能符合高度的安全標準。

話音剛落,藥物安全事故又一再發生,不僅西藥出問題,中藥也相繼淪陷,顯示所謂七十五項建議根本沒有落實,不過是一紙空文。當然,這已經是當局危機處理的老把戲了,我們可以看到,每次發生重大醫療或藥物安全事故,當局例必成立專責委員會,提出一大堆掩人耳目的建議,事過境遷,莫不是不了了之。說到底,港府並非真的想堵塞監管漏洞,而是得過且過,敷衍民意。可以說,本港公共醫療衞生系統的根本問題就在於所託非人,高官疏忽職守,尸位素餐,只要失職官員未被問責,所有的研究、調查都是騙人的花招。

信譽摧毀容易重建難,「香港製造」曾經是品質的保證,令港人引以為榮,這也是內地民眾喜歡來港購物消費的重要原因。可惜,近年來「香港製造」已與港府的管治水平一起墮落了,昔日的金漆招牌一再蒙羞,也許過不了多久,「香港製造」將成為偽劣產品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