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至親不幸在意外中身亡,家人承受無比的痛楚。有精神科醫生相信涉事的父母已患上「長期創傷後情緒病」,患者隨後半年間,每周均需由專業人士輔導一至兩次,部分人更需採用「合併療法」,結合藥物治療,以對抗病情。有輔導機構則建議,身邊的人陪伴與支持十分重要,即使拍一下膊頭,已勝過千言萬語。
中文大學精神科學系教授李誠相信鄭氏夫婦已患上「長期創傷後情緒病」。他表示,如有人遇到至親死亡,或自己身體受嚴重創傷,例如截肢等,均可能導致巨大心理創傷而患上「創傷後情緒病」。
創傷後情緒病與普通哀傷不同,通常並無有效直接的化解方法,患上該症者,如導致其發病的事件屬無可挽回,事後又無足夠專業人士輔導,便有機會演變成「長期創傷後情緒病」。
根據現行研究顯示,由急性最終變成長期的創傷後情緒病約佔總數三至四成。李誠續指,患上「長期創傷後情緒病」者隨後半年間,每周均需由專業人士輔導一至兩次,由於當中一半人會衍生抑鬱症,出現失去動力及自我埋怨等情況,所以部分人亦需採用「合併療法」,結合藥物治療,以對抗病情。他指出,失業或經濟環境差的患者病情會因壓力較大而更為嚴重。就此宗慘劇中喪兒父母的情況而言,他認為社署及醫管局應成立團體盡快跟進兩人的病情。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主席黃祐榮表示,中國人特別重視家庭關係,當一個人失去至親,猶如失去身體的一部分,「嗰種痛就好似自己被切手切腳般深痛」,影響深遠。生命天使教育中心服務主任張燕莉則表示,死者親人很容易會將責任歸咎於自己,例如:「點解我唔睇實個仔!」她表示,身邊的人陪伴與支持對失去至親的人士十分重要,即使拍一下膊頭,已勝過千言萬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