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表決財政預算案的最後一刻,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突然拋出「九招十二式」以整治樓市銷售手法,藉此證明政府了解市民不滿,並且有決心一抓到底,期望議員體諒政府苦心,投票支持預算案。
樓市熾熱,樓價居高不下,中產階層怨氣沖天,加上年輕一代重視置業作為跨進人生新階段的指定動作,於是整治混亂且不合理的樓市自然成為政府施政的首務,能否挽回每況愈下的民望,亦繫於此。
「九招十二式」奠基於發展商的自律,如新樓發售的首張價單須涵括三成甚至五成的單位供置業者參考,確有需要,較能保障消費者的基本權利,一早該實行,來得太遲了。
在自由市場的價值觀下,政府長期自由放任發展商,以致不利於消費者的荒謬銷售手法層出不窮,比如示範單位其實無「範」可示,弄虛作假誤導消費者的招數千變萬化。市民的投訴近年持續上升,政府置若罔聞,今次出招,只是撥亂反正而已,是「遲來的春天」。
問題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風頭火勢下,政府不得不出招,發展商則不得不稍為收斂,以免誤了長遠發展。表面看,官商角力,發展商不會公開硬碰,要予政府面子,卻在作出短暫退卻後,再暗中出招,所謂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
發展商有的是人才,且「創意」無限,大可用「預留」方式賣樓,以隱蔽方式向準買家透露意向價,有充足空間私下抬價以測試市場反應,政府的「九招十二式」明顯存在漏洞。
政府針對樓市頻頻出招,大方向正確,但在無法可依的情況下,靠發展商自律是行不通的。在高地價政策不作出根本改變的前提下,小收小緊,作用有限,輿論將密切關注所謂出招會否高高舉起,最終輕輕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