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治郵筒郵署唔識寶

今日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日,不過本港的文化遺產買少見少。有團體指,被稱為「街頭文物」的殖民地時代郵筒,數量由一九九七年的一百四十四個銳減近六成,減至僅五十七個仍「堅守崗位」,兼且更有多個古董郵筒被發現丟棄在政府停車場一角,團體狠批郵政署不懂珍惜保育。香港郵政解釋指囤積在停車場的舊郵筒日後將用作展覽,承認郵筒若損壞不能再用或體積過小,一般都會被換走。

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指,本港兩個最古舊郵筒是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時代鑄造,有逾百年歷史,現用作展覽;至於仍使用的最古老郵筒,鑄造於喬治五世時期即一九一○至一九三六年,全嵌有GR V徽章,全港僅餘八個,但當局今年初將南丫島一個GR V郵筒移走,令總數只剩七個。

香港歷史消失得好快

另外,本港最後一個橢圓形郵筒擺放於中環遮打道,但另一個橢圓形郵筒,竟與多個古董郵筒被丟在東九龍郵政派遞局的停車場。至於最後兩個愛德華七世即一九○一至一九一○年的郵筒,亦已在○一至○五年期間被悄悄移除。

曾任教師的冼偉文,去年與四十學生組織搜索隊走遍大街小巷找尋舊郵筒,並在Google maps自製香港舊郵筒地圖。他指根據資料,本港九七年共有一百四十四個舊式郵筒,但到現時只剩五十多個,其他已被移除。他說「香港歷史消失得好快」,質疑:「點解啲郵筒仲有用,又唔阻住發展都要拆走?」李少文亦說,一些年代久遠但狀況良好的郵筒值得原址保存,希望當局可為它們髹上原有的紅色,並在郵筒附加說明,讓市民了解它們的故事。

香港郵政回覆,現時香港供使用的郵筒有一千零一十六個,其中五十七個屬殖民地時代,有些更是戰前設置,但部門沒有完整的歷史年份資料。一般來說,郵筒若損壞致不能再用或體積過小均會被替換或遷移,南丫島上的喬治五世時期郵筒是於一九八二年設置,由於內部生銹致結構損毀,故決定替換,而存放於東九龍派遞局的郵筒是保存作日後展覽。發言人指,中環郵政總局展出了部分具歷史價值的郵品,本港歷史最悠久的赤柱郵局亦進行了修葺,保留舊有建築特色,暫無計劃建郵政博物館。

記者林靜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