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首個文化聚落於一九九八年出現在北角油街的政府倉庫,那是個有機而成的聚合,但兩年後被政府硬生生終止,部分藝團搬到土瓜灣牛棚,但卻失去了油街的凝聚力。兩年前,由政府出地、賽馬會出資及浸會大學管理的石硤尾創意藝術中心成立,管理由上而下,發生了不少糾紛,也被傳媒指摘使用率低。上述三個例子顯示,太多的限制和管理窒礙文化區的發展。
未來數年,將活化中央警署建築群和荷李活道前警察宿舍,這些都是香港的新文化聚落。它們有政策上的支持,但要一個「文化區」有氣氛,帶動文藝參與,又要自負盈虧,究竟以怎樣的模式經營最好,香港卻未有足夠的研究。文化界不接受商業化,而政府也偏向非盈利營運,但不夠市場推廣的話,可能帶不動人氣,像牛棚般只是低調的藝術空間。
昨天早上,我在台北的「華山創意文化園區」卻隱約看到了一個可能成功的「混合體」。華山的前身是酒工廠,在台北火車站附近,面積很大,共七公頃多。酒廠搬到市郊後,空間被閒置,一九九七年,一個表演團體進入廢棄的華山園區演出,促成了華山的變身。
今天的華山是個獨特的「創意文化園區」,由一家私營公司獲得經營權,但文建會在其合約中要求華山的七成空間必須與推廣文化創意有關,三成可以是餐飲和商業,公司更要成立基金,把每年純利的百分之二十六投入基金作推廣文藝用途。這是個創新的營運模式和財務管理策略,華山似乎走出了理想的首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