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擬倣效安老院做法發牌管理私營殘疾人士院舍,有關條例草案預算在七月前提交予立法會審議,但多名議員批評有關《實務守則》修訂內容「大倒退」,竟建議坐輪椅的殘疾院友最低人均面積由八平方米降至六點五平方米,轟當局「削足就履」遷就不合格院舍,揚言若不改寫,草案難獲通過。當局認為修訂擬稿雖不理想,但屬折衷方法,形容立法會無人達標,殘疾人士無居所就是大倒退,期望逐步改善院舍質素。
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昨討論《殘疾人士院舍條例草案》籌備進展。議員張國柱斥《殘疾人士院舍實務守則》自○二年制訂以來未有更新,修訂擬稿是「幾倍倒退」,拒絕接納六點五平方米為最低人均面積,「守則係戲肉,如果唔改都幾難通過(草案)。」議員何俊仁亦轟助理員人手由一對三十降至一對四十,發牌制度削足就履,立法毫無意義。
截至二月,本港五十四間私營殘疾人士院舍合共提供二千九百個宿位,當中僅六間院舍參與自願登記計劃,即僅五百卅六個宿位符合《實務守則》要求。議員譚耀宗估計至少千六個宿位不達標,憂慮條例通過後,殘疾人士無院舍可住。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張建宗重申,修訂擬稿已權衡業界和用家意見,雖不理想卻屬折衷方法,其中最低人均面積已堅拒計算花園平台等戶外面積,「如果立法係冇人做到,殘疾人士無地方住就係大倒退」,他認為立法有助逐步改善院舍質素,又承諾院友不會無處容身。他強調,將推經濟資助計劃協助未符要求院舍改善設施及人手,以達法例要求,屆時業界有年半寬限期。
社會福利署署長聶德權補充,修訂擬稿有參考《安老院條例》及《安老院實務守則》。議員葉偉明認為,現時私營安老院出現各種問題,若複製安老院的發牌模式,可預見將來私營殘疾人士院舍服務質素也會良莠不齊。
另外,財政預算案建議向綜援受助人、高齡及傷殘津貼受惠人發放的額外津貼,最快七月實施。議員李卓人質疑當局承認津助額不足才連年出雙糧,促盡快加大金額,但勞工及福利局副秘書長楊碧筠回應指,額外津貼是因應金融海嘯餘波及即將來臨的通脹而推出的紓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