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貴八成 割白內障2.2萬

【本報訊】香港醫學會最新調查發現,普通科及專科私家醫生收費中位數比○六年增加逾一成半;頭等病房醫生巡房費飆升三成三;手術費加幅最驚人,中型手術如割除白內障,今年中位數為二萬二千元,比○六年中位數一萬二千元激增八成三。

除收費中位數增加外,受訪醫生的最低與最高收費水平十分懸殊,如果病人只根據中位數來估計手術開支,容易失預算。醫學會會長謝鴻興強調不限制醫生收費,「病人嫌貴可以睇第二個」,最重要是醫生提高透明度。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批評增幅已超出市民可負擔範圍,等如逼病人返公立醫院求診。

醫學會今年二月至本月初訪問了六百三十名私醫,收集收費資料,結果發現,過去一年,有兩成二受訪醫生承認曾加價。而與○六年比較,普通科及專科醫生今年診金中位數分別為二百元及五百七十五元,增幅一成一及一成半。若比較私院病房巡房費,以頭等房加幅最厲害,中位數為二千元,比○六年一千五百元激增三成三。

保險隨時不夠 應先查問

調查又以不同複雜程度將手術分六類,中小型手術如切除扁桃腺、割盲腸等,中位數為一萬五千元,與第九十個百分位數的三萬元相差一倍。切除胰臟等大型手術,中位數為五萬元,第九十個百分位數收費為八萬五千元。不同私醫收費水平差距甚大,市民手術前要問價,否則隨時保險承保額不夠。

謝鴻興指出,通脹令診所租金、專業責任保險的保費都有增加,醫生有加價壓力,「醫學會尊重自由市場制度,若病人嫌貴可以睇第二個,係咪濫收就見仁見智!樓市呎價去到七萬蚊一呎,香港都無機制睇地產商係咪濫收呎價啦!」調查結果會供保險業參考,以制訂醫療融資方案。

立法會保險界議員陳健波說,私醫收費只屬制訂醫保其中一個範疇,其他如手術室、麻醉費用亦要考慮。他認為要有大型調查,包括索取醫院紀錄,了解整體醫療收費,才可制訂融資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