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天氣乍暖還寒,加上潮濕翳焗,或會誘發鼻敏感及哮喘等過敏性疾病發作。有兒科專家指出,本港近半數兒童有鼻敏感,當中九成每月均有打噴嚏及流鼻水等徵狀,若未能及時處理或增患哮喘機會,鼻敏感兒童的哮喘風險是常人三倍。傳統的鼻敏感藥物需四個月才起效,中文大學研究發現加入新一代口服藥作混合療法,只須四星期便可控制病情,減輕鼻敏感對兒童的影響。
中大兒科學系教授李民瞻指,鼻敏感及哮喘均屬過敏性疾病,兩者均有明顯家族遺傳因素,亦經常同時出現,據估計本港六至十五歲兒童,約四至五成患鼻敏感,一成二至一成半人患哮喘;患鼻敏感兒童同時患哮喘的風險較常人高三倍,患哮喘的兒童中,亦多達八成有鼻敏感。家長或會混淆鼻敏感及哮喘徵狀,因兩者發作時均會有鼻水倒流引致的咳嗽,唯一分別是哮喘會有氣喘,但部分患者可能由始至終只有咳嗽這唯一徵狀。
天氣轉變是誘發鼻敏感及哮喘的主要因素,李民瞻指冬去春來是過敏性疾病的高發期,像近日天氣翳焗,空氣中的污染物及懸浮粒子積聚不散,可能較易病發。以威爾斯親王醫院兒科病房為例,過去一周收症便明顯增加,已近爆滿。據醫院管理局提供資料,上星期公立醫院兒科病房的平均使用率約七成,其中威院使用量接近飽和;而大部分醫院的內科病房更已近爆滿。
新藥療效快3個月
他續指,現時八至九成公立醫院鼻敏感患者均以傳統口服抗組織胺藥物「非索那定」(FEX)作為第一線療法,其中約五至六成人需再配合噴鼻式類固醇藥物,惟部分兒童對噴鼻藥物甚為抗拒。中大兒科學系於○六至○七年邀請了五十名六至十八歲、患持續性鼻敏感兩年以上的兒童參與研究,其中一組接受單一傳統藥物治療,另一組則加入新一代口服藥「白三烯體阻斷劑」。結果發現,採用混合療法的兒童,四星期後的日間及夜間打噴嚏情況顯著改善,相比起單靠傳統藥物,需時四個月才達相同效果,混合療法明顯更快起效。新藥物已納入醫管局藥物名冊,病人如經醫生評估為有需要使用,毋須額外付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