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2/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思入風雲:國際媒體游說

《經濟學人》本周社論對中國的指摘,一些是不符事實、一些是立場和利益之爭,例如指摘中國在跟鄰近國家有領土紛爭時,以強硬態度和武力威脅來解決問題。

文章針對現時的中國,那就應以現實作評論,中國跟印度對藏南地區有領土紛爭,都盡量希望以各讓一步解決問題,相反印度則增兵修路,秣馬厲兵;對於釣魚台列島的紛爭,日本軍艦出沒釣魚台列島,中國有沒有相應的行動?這些都是事實。就以俄國為例,跟中國成功劃定邊界,中國有用強嗎?中國沒有犧牲損失嗎?這些例子,《經濟學人》為甚麼不講?

至於哥本哈根氣候峰會,基本上屬責任分配範疇,這是利益和立場的問題,中國為所有環保問題包底,歐美自然最滿意,中國捍衞自身利益,就被批評沒有貢獻、騎劫、幫倒忙,這完全是因為利益之爭而作出的攻擊。

中國在國際輿論上,一直是處於捱打的劣勢,近年明白問題所在,所以北京政府準備撥巨資發展英語的國際媒體。但問題的核心不是在於新加一些英語電台、電視和雜誌,就算搞,也無法取代《紐約時報》、《經濟學人》、《國際先驅論壇報》的國際地位,歐美那些市民和輿論領袖根本不會看。

中國自己搞英語國際媒體,是非常長遠的投資,中短程的做法,還是要向具有國際地位的主流媒體入手,要有代言人在這些媒體陳述中方的觀點。這些游說工作,中國遠遠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