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我再三想起孔尚任《桃花扇》的名曲:「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風流覺,將五十年興亡看飽。……」
抗戰時期,香港淪陷,中共地下黨用小木船把梁漱溟救出。海上漂泊驚險萬狀,梁當時說:「我相信我的安危自有天命,我不能死,我若死,天地將為之變色,歷史將為之改轍。我不會死,因為中華民族要復興,要我的三部書。現在書還沒寫成,所以我決不會死。」
我沒有梁漱溟的凌雲壯志,但我對友人說:「我不能死!我要將香港五十年興亡看飽。」香港由盛而衰,「眼看他樓塌了」就是鐵證。甚麼舊樓維修計劃,特區政府每戶資助三幾萬元,頂個鳥用。煲呔曾裝修禮賓府,用了多少錢?據說是一千四百五十萬元。(有議員說他絕頂聰明,因為超過一千五百萬元就要經過立法會財委會批准。)
唐英年當財爺時,裝修官邸用了一百五十萬元。記者問「梁錦松不久前才用了一百萬元裝修,怎麼又裝修?」唐答道:「梁錦松單身,沒有孩子;我有孩子,所以要重新裝修。」如果高官對市民也有這種心態就對了,公帑不能只是自己用,不給大眾瓜分。
但是,不論高官如何突然有了菩薩心腸,恐怕也來不及了。四千座舊樓要巡視,萬一發現其中有一百座危在旦夕,高官肯撥巨款解決嗎?「官不為己,天誅地滅」,從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