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物分類掂 焚化爐嘥錢 黃鴻鑫 (Kane)
香港大學工商管理(會計及金融)二年級學生,曾到內地及台灣考察環保工作。
社會上很多聲音形容八十後是激進派,我認為是激情才對,是為理想而發聲。我剛從台北考察回來,當地的廢物分類辦得好,焚化爐起不了作用,部分更已停用,除因釋放有毒二噁英,更被居民組織揭發違例焚燒塑膠及醫療廢物。我非為反對而反對,但港府執意去興建焚化爐,究竟有無真正需要?
環保政策太慢
講起政府的環保政策,一個字可以總結,就是「慢」。早於二○○三年歐盟已訂立條約,規範電器生產商肩負回收及循環再用的責任;我在○七年參與的亞太區經濟合作組織青年研習計劃中,亦提出電器徵費,並建議政府獎勵市民舊機回收。現時政府才開始諮詢,究竟要多少年後才可實行?
我搞環保最大的挫折來自父母,他們希望我將來做會計師,對我經常參與環保活動頗有微言,認為這些事應由政府或其他組織去做,甚至說:「冇咗你地球都一樣轉。」大家觀點不同,爭論無用,惟有自己唸好書,令他們放心讓我繼續參與環保工作。
減消費一年 環境有改善 吳思敏 (Natalie)
理工大學社會政策及行政三年級學生,獲綠色和平選為「氣候英雄」,上月到哥本哈根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
生活太奢侈
好多人話八十後「唔知鍾意乜,剩係知唔鍾意乜」,我就好清楚自己的目標。今年大學畢業後,我會投身環保工作,有個外國朋友跟我說,我們生活太奢侈,賺到的錢遠比真正的需求多。雖然環保工作人工不多,但我希望有小孩子,為了下一代,我寧願吃少些麵包,仍會堅持理想。
其實由去年五月開始,我已過着綠色生活,除必需品外,決定減少消費一年,因為消費愈多二氧化碳排放愈高。至今半年,生活質素並沒有太大影響,雖然只餘下一對絲襪未爛,不知怎算好,但每月可節省一千元,還可捐款給環保團體,十分有意義。
上月去完哥本哈根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眼界大開,發覺用行動去表達意見最實際。本港氣候變化顧問研究報告今年發表,如不合理,我肯定會出聲,甚至化身成立法會大樓外代表公義的泰美斯女神,蒙住雙眼整個人浸在大水缸內,帶出全球暖化令香港被淹沒的危機,希望能引起港人關注氣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