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撥款事件看似告一段落,爭拗氣氛轉趨平靜,其實更大的對抗尚在未來,政府應該認真檢討事件的來龍去脈,吸取深刻教訓,主動聆聽社會各界的批評,積極聯繫「八十後」年輕一代,修築溝通對話平台。
新生代在今次高鐵撥款的抗爭過程中,矛頭指向大型基建工程的社會代價過高,質疑是否值得;菜園村收地迫遷,除破壞鄉村自然環境外,更令一批以務農自食其力的家庭頓失生計,惹人同情;而耗資六百六十九億元的高鐵,是否物有所值。政府至今未能提供令市民信服的具體證據。
曾蔭權日前高調抨擊反高鐵群體時直言,以基建帶動經濟社會發展,是政府的基本施政理念,換言之,政府絕對不會放棄陸續有來的大型基建工程的計劃。當然,政府會力求兼顧環境與文化保育。
無可否認的事實是,近年政府歷經天星碼頭拆鐘樓的風波後,再經過皇后碼頭搬遷的激烈抗爭,已經在土地利用、市區重建、新市鎮規劃,以至大型基建項目中,引入更多環境評核及文化保育評核元素。早前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更揚言未來市區重建的諮詢方式,應該改變過去自上而下的做法,首先要取得區內持份者群體的同意,形成共識,才進入下一階段的討論。
回顧○五年六月曾蔭權以候任特首身份首次出席電子傳媒主辦的大型答問會時,強調政府不在乎高地價還是低地價,最重要是市場價格,並認為這是最公平、公正、公開的做法,政府不宜作出干預,所展現的是典型的自由資本主義放任政策的思路,與「大市場、小政府」的管治哲學是一致的。
問題是,經過高鐵撥款爭議之後,較進步的所謂「發展與保育平衡觀」,是否有需要再進一步作出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