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1/2010

播放本新聞相關短片

億元「大長今」助鑽地防洪

【本報訊】渠務署耗資十七億元在荔枝角建設雨水排放隧道,將深水埗、長沙灣及荔枝角一帶的雨水引入大海,三年後落成,屆時該些地區足以抵禦五十年一遇的大暴雨,一般紅雨、黑雨的惡劣天氣不足為懼。由於工程範圍地質層結構複雜,渠務署出動以「大長今」命名的泥漿盾式隧道鑽挖機,能同時鑽挖石層及鬆軟地質,確保工程如期完成。

渠務署助理署長徐偉表示,過去十年已合共斥資卅三億元在西九龍進行三期防洪工程,令區內水浸問題大為改善,但荔枝角受地理所限難以擴大現有排水渠,故需建深入地下四十米的雨水排放隧道。

料二○一二年底竣工

有關工程包括興建兩條共三點七公里長的隧道,將六個進水豎井收集到的雨水引入靜水池,再引到昂船洲對出海面排放。鑽挖工程期間不會有噪音,靜水池則會加建上蓋並進行綠化,但為安全計日後不會對外開放。工程於○八年十一月展開,昨正式進入隧道鑽挖階段,預計二○一二年底完成。

徐偉補充,連同同於三年後竣工的荃灣及港島西的雨水排放隧道工程,本港廣泛地區將可抵禦五十年一遇的暴雨,渠務署會繼續進行新界北及大澳等複雜個案的防洪工作,「逐一擊破」水浸黑點,○九年黑點數目已按年減少十個至廿二個。

傳統上每部隧道鑽挖機均會以女性命名,負責是次工程的鑽挖機就名為「大長今」,以示做事有衝勁及不怕困難。身價逾一億元的「大長今」直徑達五點七米,全長約一百二十五米,總重量達六百五十公噸,日行約十米,「鑽頭」有逾三十把重一百四十公斤的鑽刀負責「開路」,可同時鑽挖石層及鬆軟地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