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出的政策基調,其中「防通脹」的思路,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房地產過熱,帶動通脹上升,是當前需要認真處理的大問題。防通脹的重中之重,也是最棘手的難題,正是既要適度抑制高溫的樓市,又不致產生泡沫爆破的即時效應。
過去一年中央貸出的資金,相當高比例被企業集團、地方政府,以至各部委投放入房地產中套利。數據顯示,現時房地產業約佔國民經濟百分之七,是投資總額的四分之一,比例甚高,樓市的興衰直接與間接影響到六十多個相關產業,可見中央必須小心謹慎加以應對,宏調的力度必須掌握分寸。
房地產過熱,變成推高通脹的火車頭,倘若不採取遏抑手段,民眾根本上不了樓,就連中產階層亦只能望樓興嘆,民怨積累逐步發展成管治的隱患。
社會科學院專家指出,八成五的家庭買不起樓,令中央高度關注。中央會議之前,國務院住房城鄉建設部已揚言會推出新措施抑制投機性購房,增加短期炒賣的成本。果然日前國務院宣布終止二手房營業稅優惠,明顯要增加二手樓交易成本,為熾熱的樓市降溫。
遏制房地產過熱的措施,還因為境外大量熱錢憧憬人民幣升值流入內地,官方估計年內高達千億美元之巨,各國繼續奉行貨幣量化寬鬆政策,進一步加溫內地的房地產市場,一線城市如京津滬等,年內普通樓盤升幅竟高達五至八成!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的政策基調存在矛盾,保增長與防通脹有對立面,保增長為主旋律,防通脹是要作未雨綢繆,保為主,防為次,所以近日官方媒體高調抨擊高樓價,連同國務院推出的措施,意在警示與降溫,並非大動作,就是怕力度過大一下子打沉房地產這個經濟復甦的火車頭。